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妈妈爱读书

妈妈爱读书,但自从去年满过93岁,身体每况愈下,看书的时间越来越短。但仍然每天必看,就像吃饭一样,一顿也不落下。

那天早晨,她照例到她的专属书桌看书,看着看着她突然从椅子上滑倒了。我急忙把送她去医院,并带上她正看的那本书。

医生检查完,还好,没什么大问题,做了些处置就输液,情况慢慢好转。下午输完液,我把病床摇起来让她斜靠休息。她一坐起来就用微弱的声音说:“我要看书。”

幸好我带来了,顺手递给她,还递上一支笔。这是她几十年看书的老习惯,一边看,一边勾勾画画,看完了还要写读后感,无论是一页还是几行,反正得有感而发。兴致来了,还会断断续续地写一篇散文随笔。她看那本《隆昌作家》,就有一篇她的文章。

靠在病床上看书的妈妈,显然精神状况很差,每看一行字都非常吃力,很久都看不完一页。护士来做治疗时,她要在书中做了标记,才轻轻放下。

见她如此艰难看书的样子,我甚是心痛,更是敬佩。

妈妈13岁考进隆昌简易师范,有幸接受开明校长的爱国教育和地下党员老师的思想引导。在校长支持办的“教与学社”(文学社),辅导员是教国文的沈老师(地下党员),他通过重庆、乐山的朋友,邮购了很多进步书刊,秘密推荐给妈妈他们传阅,还指导他们写稿子,办壁报,并推选一些在《隆昌人报》上发表,沈老师是那个报社的兼职编辑。

从那时起,妈妈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得到一本书,都如饥似渴地偷偷看,还做笔记,写心得稿子。长达7年(简师4年,中师3年)的校园生活,虽随时笼罩着抗战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白色恐怖,但地下党老师营造的浓浓阅读氛围,不仅拓宽了妈妈的知识视野,还让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进步思想,同时,养成了酷爱读书的好习惯。

隆昌解放了,地下党员老师直接带领他们投身改天换地的解放运动、流血牺牲的征粮剿匪和当家作主的土地改革。然后,妈妈随解放军代管团去代管隆昌义大煤矿,创办工人夜校和职工子弟校。煤矿创建了图书室,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公开地去看书。更加得意的是妈妈有工资了,虽然微薄,但也从牙缝里挤出些钱来买自己喜欢的书。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每天都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发生。于是,妈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加勤奋地读书、写稿。煤矿广播站、省内外报刊,都可常见她的文章。

在后来的特殊时期,读书写作也给她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和沉痛地打击,家中书籍多次被抄,劳动改造要她远离书籍,教书也只能教数学。

但骨子里的热爱,无论如何也削之不去,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日子,她也没有停止过阅读。每天,打扫完办公室楼,她就把废报纸捡回家,翻来覆去地看,见到好文章,就剪下来做成剪报,教我们阅读。

退休后,她到了我家,房子虽然不大,但我也给她弄了一个专门的读书角,小书柜、书桌、文房四宝一样不少,这是她的生活刚需。无论她到我们四兄妹谁家,都得先给她准备好一个看书写字的“办公室”。

几十年来,妈妈把读书这件事简单地融入生命旅程,身体力行地向我们传递“学贵有恒,笃行不倦”的真谛,引导我们姐弟四人学着她的样子传递给儿子、孙子,让读书成为了不朽家风。

随机推荐:
牛仔裤女2019夏季高腰显瘦 迷你冰箱宿舍 短袖男宽松 桌垫防水pvc防烫 家用 运动毛巾吸汗手腕巾 短裤套装女夏 护士鞋 真皮 罩衫泳衣 泳衣外罩衫 白色背心女打底 桑蚕丝小衫 洋气品牌 儿童指甲贴纸 墙壁画 挂画 客厅 泳圈 翡翠色料 泡沫垫 拼接 卧室 家用 美式简约吊灯 家用客厅 单鞋女尖头 新生儿发带 钓台2019款 加厚 除甲醛活性炭 家用 吸甲醛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